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都是送别诗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都是送别诗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都是送别诗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都是送别诗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王维的送别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送元二使安西》,亦称《渭城曲》。诗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盎然;后两句抒情,情意绵绵,依恋感伤。临别时刻频频劝酒,干了一杯,更尽一杯,将深情厚谊倾注在杯杯美酒中,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影响很大,后来被谱成了《阳关三叠》,更是深情绵邈,荡气回肠,广为传唱。诗人高适写过一首《别董大》,在昏暗、寒冷、迷茫、凄清的背景下,诗人送朋友远去。后两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劝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句,变哀怨为开朗,改惆怅为振作,化消极为进取,显示了友谊的深厚和襟怀的旷达,造语平常而含义警拔.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诗史

【◆参考答案◆】: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又在其中浸透着诗人的情感。这样的诗既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自述,后人称之为"诗史"。

(3)【◆题库问题◆】:[单选] “向西风愁听佩环声”一句中引用()的诗句“如鸣佩环”。
A.欧阳修
B.柳宗元
C.温庭筠
D.周敦颐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单选] 《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指()。
A.眉毛
B.美女
C.美貌
D.才德美好的贤士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可以称为曲子词
B.可以称为长短句、诗余
C.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
D.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单选] 与西方诗歌比较,中国诗注重()。
A.写作的技巧
B.表达的技巧
C.声调
D.以上都有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盂浩然的《临洞庭》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描写洞庭湖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孟浩然的《临洞庭》诗:这首诗的擞分工整,四联中起、承、转、合分明;第二联写景气魄宏大,乃描写洞庭湖壮阔和气势的名句。唐诗中同样是描写洞庭湖壮阔和气势的,形式上也是五律的,我们一下子便联想起杜甫的《登岳阳楼》诗:这首诗的结构也同样十分工整,四联中起、承、转、合也一样分明;第二联写景气魄更为宏大,也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是我们看一看这两位诗人由写山水之景、进而所抒发的情感,就会发现两者有天壤之别:孟浩然想到的是自己空有才能,但没有人来提拔,没有渡河的舟船和桨楫,没有钓得大鱼的渔具(即与自己才能相配的职务),所以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而杜甫则由自身的不幸。一下子便想到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于是禁不住涕泗横流。两人写景的气势虽大体相若,但思想境界、人格胸襟却大不相同。所以盂浩然只能算是名家,而杜甫才是真正的大家。可见,大家者,不仅仅要有大才华、大手笔,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境界、大胸襟也!

(8)【◆题库问题◆】:[单选] 从什么时候开始唐代的诗歌成为了读书人启蒙读物?()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单选] 进士科主要考什么?()
A.对四书的认识
B.对孔子的认识
C.对诗赋的认识
D.对儒家五经的认识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论周济“有寄托入,无寄托出”词论的内涵。

【◆参考答案◆】:
相对而言,"常州词派"中后起的周济的词论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周济也讲尊体,讲比兴寄托,但他以词为本位,而不是用解经的方法论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见解。
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云:"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其《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周济认为,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娴熟的艺术技巧,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意境,即"有寄托入"。作家创造时不是从主观情感出发,先存一个"我要有寄托"的念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依托之物,而是兴与机会――主观情感由眼前的某种实景引起,在客观事物景象的触动、诱发之下,思想情感得到自然而然的流露。这样创作出的意境,即"无寄托出"。
清末况周颐一段话可以视作是对周济这个命题的阐释:"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身世之感,通于性灵(按:指性情),即寄托,非二物相比附也。横亘一寄托于搦(nuò)管(执笔)之先,此物此志,千首一律,则是门面语耳,略无变化之陈言耳。于无变化中求变化,而其所谓寄托,乃益非真。昔贤论灵均(屈原)书辞,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必非求变化者之变化矣。"(《蕙风词话》卷五))
"有"而"入"到"无"而"出",是创作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由个别到普遍的提升,它反映的不但是词学的问题,也具有美学上的普遍意义,因而,"常州词派"中人潭献就说:"以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千古辞章之能事尽,岂独填词为然?"(《复堂词话》)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无寄托"的作品给读者的自由联想留下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有寄托"的词让读者"阅载千百,謦颏弗违",最终只能达到与作者的共识。所以,"无寄托"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网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都是送别诗的名作,试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我来解答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