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案例《寓言两则》教学案例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寓言两则》教学案例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两篇经典寓言。种田人的急于求成、守株人的侥幸心理如此可笑。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拔苗可以助长。”“禾苗全枯死了。”“兔子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靠在树桩上等待野兔的美滋滋的心理。”我是这样设计《寓言两则》教学过程的:
二、活动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领读课文一遍,学生自读自悟一遍。
(评析: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才能读出种田人的焦急、拔苗助长后的喜悦、禾苗全枯死的失望以及捡到野兔的喜悦与靠在树桩上等待野兔的美滋滋的心理。)
(二)边走边复述课文内容
师:今天,我们去田地里看一看,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边走边把课文内容复述给老师。
(评析: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边走边复述课文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三)身临其境自悟
1带学生来到玉米地边,让学生观察玉米苗5分钟。看看玉米苗长高了没有。
有的学生把手放在玉米苗上面,有的把书立在玉米苗旁边并在书上做了记号,有的用尺子量出玉米苗的高度;……
师:你看见禾苗长高了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玉米苗在长高吗?
生1:没有长高,我天天经过这块玉米地,没发现它们长高。
生2:在长高。前几天我经过这块玉米地时,玉米苗这么高,(用手比划)现在这么高。(用手比划)长高了两三厘米。
生1:噢!真的,玉米苗刚出来一点点高,现在这么高了。
师:玉米苗确实在长高,但如果我们天天怀着焦急的心情看,就发现它们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评析: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有兴致,乐于参与,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尊重学生选择的原则,怎么研究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由于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一个的灵感火花从学生的头脑中迸出来。)
2、带学生来到一块荒地里,荒地里有自发的麻子苗、玉米苗等。我让学生每人慢慢地拔一至三棵,(要求:不能把根拔出来。)感受拔苗可以助长。
3、边走边汇报:
(评析: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4、带学生来到一座小山丘半山腰的一截树桩前。
问:兔子的前腿长还是后腿长?
生:后腿长。
师:由于兔子眼睛的特殊性,目光不能交错,在两眼中间有一盲区,跑的快时就看不见眼睛正中的一部分而撞死在树桩上。现在你们两手着地,往山上爬。
2分钟后教师叫停。现在你们快速地从山顶爬下来,爬到树桩前来。
有几个同学摔倒了,速度明显慢于向上爬。学生爬到树桩前,有学生故意撞在树桩上。
师:兔子向下跑时稳当吗?
生:不稳!
师:如果后面有食肉动物或人追赶,它就更容易撞死在树桩上。
师:现在你们靠在树桩上,学种田人美滋滋地幻想每天捡只野兔美餐一顿的样子。
学生模仿。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生活问题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对学习最有效的最得力的催化和促进。兴趣为成功之母,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兴趣为中心。”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都会开心愉悦,胜任愉快。学习也是如此,快乐地学习,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活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产生学习兴趣,达到更好地学习的目的。)
生1:兔子不会天天跑来撞死。
生2:兔子不会只在这棵树桩上撞死。
生3:兔子再撞死在这根树桩上的可能性很小。
生4:种田人不能再在树桩前等了。应该用棉花把树桩包起来。不能让可爱的小兔再撞死了。
师:等也白等,包也白包。但你的爱心可加。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往回走,学生快速的向荒地跑去,去看自己拔的禾苗。
生:我拔的禾苗蔫了。
师:明天你在来看,它们会怎样?
生异口同声:会全枯死。
师:明天一定要来看一看。
下课铃响,带学生回教室。
(评析:交流、合作、交流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把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同时又可以重新组建自己的创新想法。交流中与伙伴合作,既可以在集体中得出智慧,同时又培养了团结精神和表达能力。有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集体中成才,才会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网 » 《寓言两则》教学案例

我来解答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